3篇有关诗意的睡前小故事,儿童睡前故事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
3篇关于诗意的
儿童睡前故事,供各位参考,同时还提供了古诗文、作文、组词、词语、故事、好词好句。点击查看更多
儿童睡前故事
诗意的儿童睡前故事:(1):
>
我和父亲之间的话很少。我们在一起时,更多的时候选择的是沉默。这种沉默,总让我有种想在诗歌里对父亲一吐为快的感觉。
触摸父亲的痛,懵懂少年感受到了坚强
父亲从中年开始,就一直在痛/痛爬满焦虑的额头,爬向他/老年的孤独/痛,从他的断指/流向心底/冰冷的痛,燥热的痛/痛在燃烧,他的一生都在痛
杨康《父亲的痛》
1997年,对杨康一家来说,天空的颜色是灰暗的。这年10月的一个周末下午,杨康的母亲一早便离开家去市郊拉菜,却再也没有回来。那年,杨康才9岁。
杨康1988年出生于陕西省西乡县沙河镇。为了摆脱贫困,父亲杨明成与母亲带着他和他的哥哥,于1994年举家迁往新疆霍城县。他们从菜农处批发蔬菜到市场上销售,一天天好起来的生活,让家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。但没想到,那天父子三人没有等回母亲,等来的是她出车祸的噩耗。
而后,他们家陷入了漫长的官司之中。两年后,尽管官司赢了,杨明成却未能得到一分钱赔偿。雪上加霜的是,为了打赢这场官司,杨明成还找亲朋好友借了一万多元钱。面对沉重的债务,杨明成只好选择离开,前往山西省吕梁地区下堡镇的煤矿挖煤挣钱。
临走时,父亲摸着杨康的头说:娃,在家听哥哥的话,好好学习。面对父亲期许的目光,杨康点了点头。然而,只有11岁的他,难免贪玩,很难将心思放到学习上。看到别的孩子吃零食,杨康内心满是羡慕,他多想像别的孩子那样喝一瓶美味的酸奶啊。
2000年1月,父亲杨明成回家过年,杨康喝酸奶的渴望再次强烈起来。但此刻,杨明成身上只有1.2元钱,而买一瓶酸奶需要1.5元。这次回家,他将几个月挖煤挣的钱全部用来还债了。父亲难堪的脸色,让杨康在一瞬间长大了,爸,我不喝,酸奶一点都不好喝!
听着儿子言不由衷的话,在家里翻箱倒柜的杨明成最终找到了几角钱,拉着儿子到小卖部买来了他渴望已久的酸奶。喝着酸奶的杨康,竟然感觉到这被同学描述得无比美味的酸奶有些苦涩。
那个装酸奶的瓶子,他没舍得扔掉,而是小心翼翼地保存了下来。想起父亲每次回家都显得更苍老的脸,杨康突然理解了父亲,他彻底收回了贪玩的心,将全部心思放到了学习上。第二年他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镇中学。
这年冬天,杨明成得知种木耳很赚钱,便离开煤矿回到了家。他将挖煤几个月挣的钱,全部用来买了耳棒和木耳种子。此时,在学校安心读书的杨康没有想到,又一场灾祸降临到他们家。
原来,为了赶时间,杨明成连续数天不停地锯耳棒和钻耳孔,极度疲劳的他有些精神恍惚,一不小心,锋利的锯齿毫不留情地将杨明成的四根右手指从中间锯断,殷红的鲜血汩汩地冒了出来在医院里,杨康强忍泪水,轻声问道:爸,疼吗?杨明成看着儿子说:娃,不疼,别担心。赶紧回学校上课去。这时,旁边的另一个病人说:你这娃,十指连心,你想想四根手指被齐齐锯断,怎么可能不疼。我想起来都害怕!那个病人的话,让杨康的眼泪扑簌而下
携坚强父爱上路,心在远方阳光中飞翔
我常常看见父亲一个人坐在黄昏的山头/和那些刚刚掏出来的煤块坐在一起/父亲只说,在矿井里待的时间越久/就越是想念,地面上的绿和阳光
杨康《父亲说,他喜欢绿和阳光》
杨家再次变得一贫如洗,而两个儿子读书又需要花钱。第二年春天,杨明成不得不再次离家去山西挖煤。但挖煤的收入并不高,杨家始终未能摆脱贫困。
2005年夏,杨康家在经过多年的沉寂后,迎来了两件喜事。这年,杨康的哥哥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延安大学,而杨康也成功考入了一所重点高中。兄弟俩的成绩,让父亲欣喜若狂,他喝得酩酊大醉。看着面前两个长得比自己还高的儿子,杨明成喃喃自语:老婆,你放心吧,娃们很争气!
为了节省路费,杨明成一年难得回一次家。杨康对父亲的想念与日俱增。每每想念父亲的时候,爱好文学的杨康便将这种想念诉诸文字,而后再寄给父亲。想到父亲阅读自己信件的喜悦,他的身体里有股暖流在蔓延。在这股暖流的促动下,杨康爱上了写诗。他在诗歌里写对父亲的爱,写对未来的梦想。
当杨康以优良的成绩进入高三时,老天再次和他开了一个玩笑。临考前的那个春天,杨康突然病倒了。一个月后,杨康的病情得到了缓解,开始努力复习备考。然而,在那场如火如荼的高考中,他考得并不理想。
得知结果后,父亲没有丝毫责怪,只是在电话里轻声地对他说:娃,到爸挖煤的地方来散散心吧。
杨康坐长途汽车到了父亲所在的煤矿,走进他住的地方,杨康顿时大吃一惊:父亲住在一个低矮的窑洞里面,连电灯也没有,几块砖头加一块木板就是一张床。
从工友嘴里,杨康还听到了件令他后怕的事情。一年前,父亲和一个同事一起下到矿井里。同事当即晕倒在地,杨明成硬撑着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,而那个同事,却将生命永远留在了矿井里。
别人问他为什么会突然爆发出力量逃离死神,他憨憨地说:我不能丢下两个儿子!杨康紧紧地握着父亲的手说:爸,这么大的事你怎么没有告诉我们?娃,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?只要不放弃,就有希望。杨明成淡淡地说。父亲的话,让杨康心神一颤,有了决定。不久,他回到了学校,复读高三。
为父亲写诗,父子情深感天动地
现在,父亲总是听我的/就像小时候的我,对于父亲的决定/不发表任何意见/在父亲的心里,他保留着/自己的想法,只是不愿表达出来/他总是听我的,时间长了/他开始依赖于我,他把/所有的事,都交给我独自去做
杨康《父亲总是听我的》
2009年7月,杨康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。
一下火车,杨康便迫不及待地给父亲打电话:爸,重庆的阳光很好。你不要再回煤矿,再到漆黑的矿井里去了。杨明成沉吟片刻答道:娃,爸听你的!
报名之后,杨康正式成为一名大学生。这时,他接到了父亲的电话:娃,我到北京了,在一家建筑工地做小工。
杨康决定在学习之余到校外寻找兼职。杨康获得的第一份兼职,是一个打扫卫生的工作。第一天,杨康脸颊绯红地看着来往的行人,内心的尴尬让他没有勇气俯身下去。随即,他想起了父亲口气淡淡地描述的矿井下的世界。矿井下的黑暗,父亲对阳光的想念,让杨康抛开了难堪,他自然地俯下身,使劲地擦拭地板上的透明胶。
杨康不停地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,以期减轻父亲的负担。大量的兼职,让他赚取了足够的生活费之后,竟然还有了很大的节余。而这时,杨康的诗歌也幸运地发表在了《散文诗》等权威诗歌刊物上。
2010年1月,大一上学期结束了。得知父亲回到了陕西老家,对他想念不已的杨康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家的路途。
临走时,杨康给父亲买了一套保暖内衣。回到家,杨康的哥哥也到了家,他给父亲买了一双皮鞋。杨明成一手拿着大儿子送的皮鞋,一手拿着小儿子送的保暖内衣,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:娃他妈,咱们两个儿子出息了,知道孝敬了。半年多的大学生活,让他对梦想的理解更加深刻。热爱诗歌的他,很想创办一份诗歌报。
在他的奔走下,2010年初夏,一份叫做《天汉诗歌》的报纸诞生在了重庆理工大学校园里。捧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报纸,杨康激动无比。明知父亲看不懂诗,他还是固执地将一份诗报装进了信封,寄往数千里之外北京的一个建筑工地。
2010年9月的一天,杨康拨通了父亲的电话。父亲告诉他,北京起风了,他正在倾倒水泥。杨康眼前顿时闪现出风吹得水泥漫天飞的一幕幕,抑制不住写诗的冲动,他迅速提笔在纸上写下了诗歌《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》:只要起风,多数的时候就会有雨/更多的时候,父亲就会无处可归/风吹散了父亲刚刚倒出来的水泥/风又把水泥吹到老板身上,吹到父亲眼里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,风是父亲的苦难/我怕什么时候风一吹,就把我的父亲/从这个世界,吹到另一个世界。
诗歌完成后,杨康看到首届全国高校文学征文大赛的征稿启事,当即寄给了组委会。2011年2月寒假期间,回家过年的杨康意外接到了大赛组委会的电话,告知他的诗歌《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》获得了首届全国高校文学征文大赛诗歌类一等奖。杨康立即把获奖的消息告诉了父亲。听到这个从天而降的好消息,杨明成兴奋得满脸绯红:娃,好样的,好样的!能让辛苦了半生的父亲如此高兴,杨康觉得,这比自己获大奖还值得高兴。
诗意的儿童睡前故事:(2):
流泪的诗意
>
我和父亲之间的话很少。我们在一起时,更多的时候选择的是沉默。这种沉默,总让我有种想在诗歌里对父亲一吐为快的感觉。
触摸父亲的痛,懵懂少年感受到了坚强
父亲从中年开始,就一直在痛/痛爬满焦虑的额头,爬向他/老年的孤独/痛,从他的断指/流向心底/冰冷的痛,燥热的痛/痛在燃烧,他的一生都在痛
杨康《父亲的痛》1997年,对杨康一家来说,天空的颜色是灰暗的。这年10月的一个周末下午,杨康的母亲一早便离开家去市郊拉菜,却再也没有回来。那年,杨康才9岁。杨康1988年出生于陕西省西乡县沙河镇。为了摆脱贫困,父亲杨明成与母亲带着他和他的哥哥,于1994年举家迁往新疆霍城县。他们从菜农处批发蔬菜到市场上销售,一天天好起来的生活,让家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。但没想到,那天父子三人没有等回母亲,等来的是她出车祸的噩耗。而后,他们家陷入了漫长的官司之中。两年后,尽管官司赢了,杨明成却未能得到一分钱赔偿。雪上加霜的是,为了打赢这场官司,杨明成还找亲朋好友借了一万多元钱。面对沉重的债务,杨明成只好选择离开,前往山西省吕梁地区下堡镇的煤矿挖煤挣钱。临走时,父亲摸着杨康的头说:娃,在家听哥哥的话,好好学习。面对父亲期许的目光,杨康点了点头。然而,只有11岁的他,难免贪玩,很难将心思放到学习上。看到别的孩子吃零食,杨康内心满是羡慕,他多想像别的孩子那样喝一瓶美味的酸奶啊。2000年1月,父亲杨明成回家过年,杨康喝酸奶的渴望再次强烈起来。但此刻,杨明成身上只有1.2元钱,而买一瓶酸奶需要1.5元。这次回家,他将几个月挖煤挣的钱全部用来还债了。父亲难堪的脸色,让杨康在一瞬间长大了,爸,我不喝,酸奶一点都不好喝!听着儿子言不由衷的话,在家里翻箱倒柜的杨明成最终找到了几角钱,拉着儿子到小卖部买来了他渴望已久的酸奶。喝着酸奶的杨康,竟然感觉到这被同学描述得无比美味的酸奶有些苦涩。那个装酸奶的瓶子,他没舍得扔掉,而是小心翼翼地保存了下来。想起父亲每次回家都显得更苍老的脸,杨康突然理解了父亲,他彻底收回了贪玩的心,将全部心思放到了学习上。第二年他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镇中学。这年冬天,杨明成得知种木耳很赚钱,便离开煤矿回到了家。他将挖煤几个月挣的钱,全部用来买了耳棒和木耳种子。此时,在学校安心读书的杨康没有想到,又一场灾祸降临到他们家。原来,为了赶时间,杨明成连续数天不停地锯耳棒和钻耳孔,极度疲劳的他有些精神恍惚,一不小心,锋利的锯齿毫不留情地将杨明成的四根右手指从中间锯断,殷红的鲜血汩汩地冒了出来在医院里,杨康强忍泪水,轻声问道:爸,疼吗?杨明成看着儿子说:娃,不疼,别担心。赶紧回学校上课去。这时,旁边的另一个病人说:你这娃,十指连心,你想想四根手指被齐齐锯断,怎么可能不疼。我想起来都害怕!那个病人的话,让杨康的眼泪扑簌而下携坚强父爱上路,心在远方阳光中飞翔
我常常看见父亲一个人坐在黄昏的山头/和那些刚刚掏出来的煤块坐在一起/父亲只说,在矿井里待的时间越久/就越是想念,地面上的绿和阳光
杨康《父亲说,他喜欢绿和阳光》杨家再次变得一贫如洗,而两个儿子读书又需要花钱。第二年春天,杨明成不得不再次离家去山西挖煤。但挖煤的收入并不高,杨家始终未能摆脱贫困。2005年夏,杨康家在经过多年的沉寂后,迎来了两件喜事。这年,杨康的哥哥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延安大学,而杨康也成功考入了一所重点高中。兄弟俩的成绩,让父亲欣喜若狂,他喝得酩酊大醉。看着面前两个长得比自己还高的儿子,杨明成喃喃自语:老婆,你放心吧,娃们很争气!为了节省路费,杨明成一年难得回一次家。杨康对父亲的想念与日俱增。每每想念父亲的时候,爱好文学的杨康便将这种想念诉诸文字,而后再寄给父亲。想到父亲阅读自己信件的喜悦,他的身体里有股暖流在蔓延。在这股暖流的促动下,杨康爱上了写诗。他在诗歌里写对父亲的爱,写对未来的梦想。当杨康以优良的成绩进入高三时,老天再次和他开了一个玩笑。临考前的那个春天,杨康突然病倒了。一个月后,杨康的病情得到了缓解,开始努力复习备考。然而,在那场如火如荼的高考中,他考得并不理想。得知结果后,父亲没有丝毫责怪,只是在电话里轻声地对他说:娃,到爸挖煤的地方来散散心吧。杨康坐长途汽车到了父亲所在的煤矿,走进他住的地方,杨康顿时大吃一惊:父亲住在一个低矮的窑洞里面,连电灯也没有,几块砖头加一块木板就是一张床。
诗意的儿童睡前故事:(3):
《人间的诗意》第二十二讲:生命之书
>
编者按:2012年,《读者校园版》介绍过严凌君老师和他的青春读书课。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,他是一位充满理想主义的语文教师,在努力地还原语文教育的初衷。除了课堂上的努力,严凌君老师还主编了一套内容丰富的《青春读书课》丛书,作为语文课堂的补充。从今年开始,《读者校园版》增设讲堂栏目,请严凌君老师开讲他的青春读书课,希望更多的人能与我们共享青春读书课的魅力,也希望通过这个栏目能找到更多有想法、有个性的老师,让志同道合者相互交流,为语文教育多保留一些生机。
人是会思想的芦苇
生命之书至高无上,
不能随意翻阅,也不能合上;
精彩的段落只能读一次,
患难之页自动翻过;
当你想重温过去的绵绵情肠,
读到的却是生命临终的那一章。
〔法国〕拉马丁《纪念册上的题词》
如果人生是一本书那该多好啊,那样我们就可以随意跳过患难的章节,在欢乐的章节里久久驻足,流连忘返。可惜生命不可逆转,我们只有老老实实一页一页读下去,怀着对时间的敬畏和对命运的憧憬。我们不要为永远不能到来的未来而活,不要幻想明天会更好,唯一值得我们珍惜的是现在,只有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,才是对生命之书的最高崇敬。
不与人争,也无人值得我争,
爱的是自然,其次是艺术。
生命之火前我把双手烤烘,
火焰低落了,我准备离去。
〔英国〕兰陀《七五生辰有感》
一个人对生命的态度,从他的墓志铭上,从他的临终遗言里看得最清楚了。一个活了75岁的人回顾自己的人生时,认为这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去跟别人争,因为最好的东西都是自己得到的,不需要跟别人争也能有。对自然的喜爱和享乐需要跟别人争吗?艺术是心灵的追寻,不是去跟别人比得了多少奖,而是自己去创造美的东西。人活着只该与自己竞争,让今天比明天走得更远,活出最好的自己,而不是与别人攀比,变成别人的复制品。
我为美死去
我为美死去,但是还不曾
安息在我的墓里,
又有个为真理而死去的人
来躺在我的隔壁。
他悄悄地问我为何以身殉?
为了美。我说。
而我为真理,两者不分家:
我们是兄弟两个。
〔美国〕狄金森《殉美》
狄金森设计过自己死后的情境,两个灵魂在墓园相遇,然后聊起天来。互相询问对方:为何以身殉?一个说是为了美,美是艺术的最高追求;另一个说是为了真理,为真理而死。问死亡的原因,就是在问活着的理由。献身于美与献身于真理,都是优秀的人愿意选择的生活道路。对美的追求与对真理的追求是相通的。在对真理的追求过程中有一种壮烈之美,在对美的追求过程中有一种真理之美,也就是追求人世间的真相,这都是追梦人的形象。在另一首诗《由于我现在无法驻足把死神等待》中,狄金森道出了对死亡的看法:死亡并不是人生命的终点,而是人永生的起点,灵魂不会死,它会在另一个时空以另一种形式活着。诗人把死神设想为一位彬彬有礼的新郎,用马车接上我这位新娘,悠然踏上永生之旅。狄金森是一个内心安详地过了一生的人,只有这样的人,才能如尊重生命一样尊重死亡。
死亡也不能独霸四方
死亡也一定不可战胜。
赤条条的死人一定会
和风中的人、西天的月合为一体;
等他们的骨头被剔净而干净的骨头又消失,
他们的臂肘和脚下一定会有星星;
他们虽然发狂却一定会清醒,
他们虽然沉沦沧海却一定会复生,
虽然情人会泯灭,爱情却一定长存;
死亡也一定不会战胜。
虽然他们又疯又僵死,
人物的头角将从雏菊中崭露;
在太阳中碎裂直到太阳崩溃,
死亡也一定不可战胜。
〔英国〕狄兰托马斯《死亡也一定不可战胜》
世间最强的力量是什么?一定不会是死亡。狄兰托马斯坚信:即便情人已死,但爱情长存;即便信徒殉教,但信仰依旧;即便死亡将一切销毁,但是死者的头颅中依然会绽放新生的雏菊。死亡也一定不可战胜,世间最强的是生命,生命不会被消灭,它会以各种形式存在,因为灵魂是永生的!
不,我不会完全死亡
我的灵魂在圣洁的诗歌中,
将比我的灰烬活得更久长,和逃避了腐朽灭亡
我将永远光荣不朽,直至还只有一个诗人
活在月光下的世界上。
我所以永远能和人民亲近,
是因为我曾用我的诗歌,唤起人们的善心,
在这残酷的世纪,我歌颂过自由,
并且还为那些倒下去的死者,祈求过怜悯、同情。
〔俄国〕普希金《纪念碑》
写这首诗时,普希金只有19岁。普希金深信艺术的力量可以比生命更久长。的确,这是屡试不爽的真理,伟大的艺术超越时空与死亡,永存于世。
世上那些为美和真理而活过的人,他们没有给世界留下商品和财富,他们甚至没有改变过一条街道。然而,他们努力把自己的生命价值运用到极致,他们改变了人心,给世界留下了美和希望。这样的人,是人间的星辰,一代代光耀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