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睡前小故事 列表

睡前故事

柔软的睡前故事6个

2024-10-28 07:33:03

柔软的睡前故事6个

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个关于柔软故事,供各位参考,希望您能喜欢。

柔软的睡前故事(1):

面对爱人,好男人内心总是柔软

1

昨天我在乘坐客车回家的路上,遇见一对夫妻,两个人坐在与我平行的座位上,妻子似乎有些困了于是靠着窗户就睡着了。

而丈夫见她睡熟以后,用左手从她后背穿过把她的头轻轻往他肩上靠,然后左手还缓缓地有节奏地拍打着她,这个动作就如小时候妈妈哄孩子睡觉一样,充满了无限的宠溺之情。

而在整个路程中,他并没有用右手拿起手机看,也没有东张西望,而是一会儿给妻子的额头抹抹汗,一会儿又帮她捋捋被风吹乱的发。

我不经意间看了看那男子的模样,长得有点凶巴巴、冷冰冰的样子,估计小孩子看了都怕。但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硬汉子居然能对自己的妻子如此温柔。

快到站时,他叫醒了妻子,然后立马从包里掏出一瓶矿泉水。他把瓶盖扭开递到她嘴边说:“乖,要喝水,天气热容易中暑。”妻子拗不过他,这才喝了几口。

客车到站时,妻子还有一些刚睡醒的倦意,走得特别慢。他也不催她不恼她,反而站在她身后用双手隔了一点距离围着她走,就如保护需要被人照顾的弱小一般,生怕她被其他乘客踩着或者绊着。

而下车时我还听到他不停地在她耳边嘱咐:“老婆,你回家后想吃什么我给你做,老婆,你坐车累不累,老婆你走路慢一点……”

再硬的汉子,也会在心爱的人面前展露自己最柔情的一面。男人对女人的温柔是一种修养、一种体贴、一种深入肺腑的心疼。

只有当一个男人真爱你时,才会从心底滋生出无限爱意,即便他们在外如何表现出铮铮铁骨、血气方刚,但在面对心爱的女人时,内心总是柔软的,因此对她说的话、做的事,都是柔软的。

2

昨天玉儿在朋友圈公布了她的婚纱照,照片里的男主角就是那个追了她5年,并且一直把她当孩子宠的男友。

玉儿的男友平时工作压力非常大,而且在公司几乎不苟言笑,甚至有些呆板和执拗。可一旦跟她在一起,他就如变了一个性格。

有一次她说想吃糖醋排骨,于是他早早地到集市去买菜,要知道这个男人从小到大十指几乎从不沾阳春水。

买好回家后,他一个大男人围着一块小围裙就开始用心地做了起来,在排骨收汁时他连忙用筷子夹了一块,皱着眉毛吹了又吹,用手接着下方生怕汁儿滴在她身上,然后他对她说:“亲爱的,你尝尝好不好吃。”

有一次我跟他们一起吃饭,他总是给她夹菜、挑鱼刺、剥虾皮,还时不时提醒她喝一点鸡汤,不要吃太辣等等,甚至玉儿曾跟我说过,她半夜口渴想喝水,他居然拿来一杯水却在中间插了一根吸管,他说用吸管可以躺着喝。

我对玉儿说:“一个男人对你做到如此用心和细心,夫复何求啊。”

玉兒说:“这还是小事儿一桩呢,他最感动我的还是有一次我吃药,他把药片的锡箔塑料板从中间剪断,这样就好放在口袋里,但是他剪完后还顺便把锡箔板的四个棱角修剪成弧形,生怕扎到我的手。”

3

有个网友曾这样说道:之前喜欢那种坏坏的酷酷的、酷炫拽的那种,现在不行了,年纪大了,喜欢那种温柔的:对我温柔,对全世界温柔,但是对我最温柔的那种。

我想,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最好的爱就是对她温柔吧,男人只会对他们喜欢的女人才会动了情、用了意、软了心。

如果说女人的温柔如月光轻轻柔,如小溪缓缓流,那男人的温柔就如阳光温浓,如森林庇佑。没有那么纤柔細腻,但很温暖,让人拥有安全感。

我姨妈和姨父结婚多年,却依旧恩爱如初,倒不是两个人的性情都好,而是我姨父对我姨妈总是有不设前提和毫无底线的宽容。

我姨妈年轻时候,脾气特别怪。我姨父做饭给她吃,菜不合胃口她要提很大的意见,饭有些硬她就要嚷半天。

我姨父却没有说那一句“爱吃不吃,不吃拉倒”,而是耐心地哄着她:下次我做饭一定包你满意,但看在我如此辛苦为你做饭的份上,女王陛下你就赏脸吃几口吧。这时候姨妈乐得哈哈大笑,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。

还有一次我姨妈跟姨父吵架,那次本来就是姨妈小题大做,而姨父想着不跟她闹,于是就没跟她继续辩解,谁知道姨妈还发了更大的脾气,说着就要摔门而出。

而此时姨父涨红了脸,对着我姨妈说道:“你啊你……”明明想做出一副凶巴巴的样子,但怎么都凶不起来,于是只能又放软了脾气去哄姨妈。

还有一次姨妈开着家里还没买保险的新车出去溜,可在路上不小心撞在了一棵树上,把车子撞变了形。当时我姨妈特别害怕,就像一个做错事的小孩回家给我姨父认错。

可我姨父却丝毫没有责怪她的意思,反而说人没事儿就行,天知道新车修理起来要花多少钱,而那时姨父每个月挣的工资并不高,他并不是钱多而是心疼姨妈。

4

其实看一个男人爱不爱你,不是看他在脾气好时怎么对你,而是看你们吵架时他如何待你。不是看他在恋爱时如何惯着你,而是看他婚后如何容忍你。

那些在婚前无论你怎么闹都对你温柔有加,呵护备至,到了婚后意见一不合就横眉冷对,怨气逼人的男人,不是真爱你。真爱你的男人自始至终对你都有足够的宽容。

一个男人在感情里最大的魅力就是温柔,无论他多么有原则,但是一遇到那个心爱的人,就瞬间柔软下来。男人铁汉的一面和温柔的一面其实一点都不矛盾。

一个男人若爱你,绝不会做一些伤你心的事,说一些碎你心的话,更不会让你深夜留眼泪,让你充满戾气和怨气。都说爱你的男人不是让你哭的人,而是让你笑的男人。

5

在电影《重庆森林》中,枯坐一夜的金城武说:“当天快亮的时候,我知道我该走了。在我走的时候,我帮她脱了鞋子。我记得我妈说过,如果女人穿着高跟鞋睡觉,第二天会脚肿。她昨天晚上一定是走了很长的路,像她这样漂亮的女人,高跟鞋应该是很干净的。”

于是金城武为睡去的林青霞脱去高跟鞋,在洗手间用自己的领带蘸着水擦洗她的鞋子。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从心底生出的怜爱和疼惜,大概就被这样形容得入木三分了吧。

张小娴曾经说过,女人到底想要什么?无论她看起来想要什么,她想要的终归只有两样东西:很多的爱和很多的安全感。

柔软的睡前故事(2):

柔软胜过坚硬,无为胜过有为

 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,看到了那尊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。导游介绍说,跪射俑被称为兵马俑中的精华,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。陕西省就是以跪射俑作为标志的。 

  我仔细观察这尊跪射俑:它身穿交领右衽齐膝长衣,外披黑色铠甲,胫着护腿,足穿方口齐头翘尖履。头绾圆形发髻。左腿蹲曲,右膝跪地,右足竖起,足尖抵地。上身微左侧,双目炯炯,凝视左前方。两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持弓弩状。据介绍:跪射的姿态古称之为坐姿。坐姿和立姿是弓弩射击的两种基本动作。坐姿射击时重心稳,用力省,便于瞄准,同时目标小,是防守或设伏时比较理想的一种射击姿势。秦兵马俑坑至今已经出土清理各种陶俑1000多尊,除跪射俑外,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,需要人工修复。而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,是唯一一尊未经人工修复的。仔细观察,就连衣纹、发丝都还清晰可见。


  跪射俑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?导游说,这得益于它的低姿态。首先,跪射俑身高只有1.2米,而普通立姿兵马俑的身高都在1.8至1.97米之间。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,兵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,当棚顶塌陷、土木俱下时,高大的立姿俑首当其冲,低姿的跪射俑受损害就小一些。其次,跪射俑作蹲跪姿,右膝、右足、左足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,重心在下,增强了稳定性,与两足站立的立姿俑相比,不容易倾倒、破碎。因此,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风霜后,它依然能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。


  由跪射俑想到处世之道。初涉世的年轻人,往往个性张扬,率意而为,不会委曲求全,结果可能是处处碰壁。而涉世渐深后,就知道了轻重,分清了主次,学会了内敛,少出风头,不争闲气,专心做事。像跪射俑一样,保持生命的低姿态,避开无谓的纷争,避开意外的伤害,更好地保全自己,发展自己,成就自己。


  老子说,当坚硬的牙齿脱落时,柔软的舌头还在。柔软胜过坚硬,无为胜过有为。学会在适当的时候,保持适当的低姿态,绝不是懦弱和畏缩,而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,是人生的大智慧、大境界。

柔软的睡前故事(3):

柔软胜过坚硬,无为胜过有为

在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博物馆里,我们看到了被称为“镇公所之宝”的跪俑。导游说这些跪着的俑被称为兵马俑的精华,是中国古代雕塑的杰作。陕西省以跪像为标志。

我仔细观察了这个跪着的小雕像:它穿着一件长的交叉颈和右颈的长袍,外面有黑色的盔甲,小腿上有护腿,脚上有方颈尖头鞋。头被扎成一个圆髻。左腿蹲下,右膝跪在地上,右脚直立,脚趾接触地面。上半身微微向左,眼睛明亮,盯着左前方。双手握着身体右侧的弩。根据介绍,跪着射击的姿势叫做坐姿。坐姿和站立姿势是弩射的两个基本动作。坐姿射击重心稳定,力量小,瞄准容易,目标小。这是防御或伏击的理想射击位置。到目前为止,在秦兵马俑坑中已经出土和清理了1000多件兵马俑。除了跪着的人,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,需要人工修复。跪着的雕像是最完整的,也是唯一一个没有被人工修复的。仔细观察显示,即使是服装线和发线仍然清晰可见。

[[h/]跪着的人怎么能保存得如此完整?导游说这是因为它的低姿态。首先,跪着的人像只有1.2米高,而站着的兵马俑平均有1.8到1.97米高。天要塌了,有高个子支撑着。兵马俑坑都是地下隧道式的民用建筑。当屋顶倒塌,土木结构倒塌时,高站立的雕像将首当其冲,而低站立的跪着的雕像将遭受较少的损害。第二,跪着的人是蹲着跪着的姿势。右膝、右脚和左脚以等腰三角形支撑上半身,重心在底部,从而增强稳定性。与两脚站立的人相比,它不容易倒下和折断。因此,经过2000多年的风吹雨打,它仍然可以完整地呈现给我们。


跪着的人思考着生活的方式。初来乍到的年轻人倾向于直言不讳,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。他们不会放弃追求完美。结果,他们可能会到处碰壁。然而,随着她对这个世界了解的越来越深,她知道了重量,区分了主次,学会了内向,远离聚光灯,专注于自己的工作。像跪着的雕像一样,保持低调的生活,避免不必要的纠纷,避免意外伤害,更好地保护自己,发展自己,实现自己。


老子说过,当坚硬的牙齿脱落时,柔软的舌头依然存在。软胜于硬,不作为胜于行动。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调不是懦弱或畏缩,而是处理世界和人生大智慧和大境界的明智方式。


柔软的睡前故事(4):

柔软是一种力量

32岁过了几个月,照例开每周一集团领导都会参加的例会。

每周公司的例会都会审一档节目,那天刚好轮到审《中国娱乐报道》。这是中国寿命最长的一档娱乐资讯节目,很多同事包括我都是看着它长大的。从2011年开始,国外模式的节目风行中国电视业,资讯节目就像白米饭一样,不咸不淡。看着同类型的兄弟节目一个又一个被叫停,还能在这样的市场上扛多久我们不得而知,但有一点我们是清楚的,无论寿命还有多长,我们一定不能让它死得难看。

对照了很多国家的娱乐资讯节目后,我们决定对节目进行一些改变。所有外采的记者必须要提问,如果是发布会,我们的记者必须要第一个提问,而且所有提问不是问完就结束了,而是应该根据被访者的回答再多问几个回合。我们看过太多雷同的娱乐新闻,提问者问得凌乱,被问者答得官方。如何把问题问得中立,不伤害艺人,但又让观众能通过问题了解事情的真相,是《中国娱乐报道》努力呈现的状态。

比如韩庚要参加《变形金刚》续集拍摄,所有人都在猜韩庚的英文水平。我们的记者问:韩庚,你现在的英文水平怎样?韩庚回答:在练习,现在练得还行,到时要跟导演和编剧对一对。当记者接着用英文问:can you share some of the lines from the movie with us?(能不能随便跟我们分享几句里面的经典台词?)韩庚笑了:你是要考我英文吗?你再说一遍我听听。记者重复了一遍,韩庚想了想,笑着对记者说:你就放过我吧。

这条新闻我很喜欢,我喜欢记者之前的准备,也喜欢韩庚的回答。有时候我们拼命追求的答案其实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精彩,但具备了得体的态度和有趣的提问角度,哪怕记者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回答,也能让整个新闻变得更好看。

所以老板提出审《中国娱乐报道》的时候,我内心是有信心的。

半个小时的节目很快过去,老板的脸变得很难看,说了一句:再这么做下去,节目就可以停了。我有点不知好歹地接了一句:我觉得还行啊。

老板突然就爆发了,用力拍着桌子对我说:放屁!你睁着眼说什么瞎话,这能叫还行吗?老派的主持,难看的包装,连背景音乐都没有,什么叫还行?

32岁的我,在全公司各个部门头儿的众目睽睽之下,被老板骂了一句放屁。当时我的心噔地就提了起来,换作更年轻的时候,我应该会泪奔着跑出会场吧。

我不急不慢,尽可能用平缓的声音回答:我说的行是指记者们的表现和节目的内容,而不是节目的包装。我们先从内容开始改变,其他的就都好改了。这样来来回回和大老板交涉了几个回合,想让他理解我的意思。

这时,二老板忽然开口说:我能理解记者们的努力,在资讯节目雷同的时期,人的不同才是最大的不同。把人培养起来,就不愁节目改变不了。唯一需要注意的是,后期包装一定要紧跟节目内容,不然观众同样会认为节目一塌糊涂。

我看着她,点点头,深深地在心里吐了一口气。

我一点都不害怕与大老板争吵,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,在这一点上我具备天然的胆量。可被二老板这么一说,我的脑子里呼一下积满了水。我趁所有人讨论别的话题时,低下了头,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,止也止不住,脑子里问自己:为什么会哭?

也许,面对严寒,我们早已养成集气成冰的习惯,以冰为剑。胜利之后,这剑便蒸发得利落又无踪迹。可面对理解时,这些利器却全化为水,流淌全身,需要排解。

我们把自己最终磨砺得不害怕任何伤害,却开始害怕一张创可贴的关怀。

有时,柔软或许比强硬具有更强大的力量。

柔软的睡前故事(5):

在爱的面前柔软

公交車来了,人们纷纷赶去。我看到远处路口有一对母子也正急匆匆赶来,儿子六七岁,跑在母亲前面;母亲30多岁,行动有些迟缓。不一会儿,孩子上了车,他并没有急匆匆地找寻座位,而是站在司机旁边。“叔叔,我妈妈还在后边,您能等一会儿再开车吗?”

司机看看孩子,点了点头。车上一片安静,人们都静静地等候发车。可是,一分钟过去了,车子还未开动,人们便躁动起来。我旁边的一位女乘客分明听见了孩子说的话,她大声斥责起来:“你妈没上来就赶紧下车,别耽误我们大家的时间。”

车上抱怨的乘客渐多,司机准备发动车。这时,孩子更急了,对司机说:“叔叔,求求您,再等等,妈妈马上就赶到了。”然后,他走向车门,焦急地望向车外,招手,呼喊,然后又跑向司机,“叔叔,我妈妈就要来了。”

母亲终于赶来了。一上车,她就感觉到车上异样的气氛,脸上满是尴尬和歉意。那位女乘客又开口了:“公交车又不是为你一人开的,凭什么让我们一车的人都等你。”

孩子突然大哭起来。这一哭,反倒让车上的乘客安静了下来。母亲心有所感,紧紧地搂住孩子,不住安慰。刷了卡之后,她向里走去。面向那位女士,母亲说了声“抱歉”,然后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她的脚。

我在旁边,分明看清,她竟是个跛子。我立即起身让母亲和孩子坐下。那位女乘客在母亲眼神的示意下,也注意到了她的腿疾,于是神情不自然地望向窗外,再不作声。

车里的气氛很阴沉,人们的神情也变得不安了起来。车子开了一路,孩子也在母亲的怀里哭了一路。几站后,他俩要下车了,乘客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他们身上。尽管母子都在极力掩饰,但是,大家都察觉到了母亲的腿疾。

许多乘客纷纷站起。先前那位咄咄逼人的女士竟迅速起身,伸手欲扶母亲。可是,母亲却微微一笑,摆摆手,儿子抢着说:“我妈妈能行!”泪痕未干的脸上写满坚定和骄傲。

下了车,孩子已经不哭,母子有说有笑,孩子挽着母亲的手,欢快地走着;母亲则一如既往地在人群中努力从容,努力前行,不让人看出异样。车子久久未开,人们竟然没有一声抱怨,所有人都在目送母子,直至他们消失在视野里。

我终于知道,不论世间有多大的厌与恨,在另一种东西面前,我们都会被它软化、暖化,最终变得像她一样温暖,像她一样明媚,像她一样坚强。我想,这就是所谓的“爱”吧。

柔软的睡前故事(6):

一颗柔软的心

  每周五的黄昏,总有敲门声在空旷的楼道里响起,“笃笃,笃笃”,仿佛怕敲碎什么似的,轻盈而小心。之后,办公室的门微微掀开一道缝,探进两个女孩的脑袋来,样子依旧是小心翼翼的,轻声问:“老师,有废纸没有?”
  这时候的办公室,总会有一个人在,我们的同事——张老师。她站起来,高高地应一声:“有,快进来。”
  两个女孩是学校的学生,由于家境贫困,学校为她们安排了勤工俭学。活儿也很简单,就是每周把办公室废弃的纸收捡起来,卖掉。
  张老师年龄比我们大,我们管她叫张姐。张姐总夸这两个学生,说她们是懂事的孩子,能想着为父母省个钱,知道心疼父母。“更重要的是,这两个孩子能勇于直面自己的贫穷,懂得通过努力去改变现状,这样的孩子,我打心眼里喜欢她们。”张姐说。
  周五的黄昏,正赶上周末,好多办公室往往人去室空。但我们办公室,张姐总会在。张姐说,我作业多,我得看作业。大家都心知肚明,她在等着那两个女生,她不想让她们吃闭门羹。
  张姐是个细心的人。有一次,她临时有事不能在,就把一张纸条贴在门上:两位同学,门开着,灯亮着,纸在门后的箱子里,你们自己取。张姐还怕风把门关上,特意摁下了防锁的门栓。
  每次来,两个女生都羞怯怯的,张姐迎上去,一边拾掇,一边和她们搭话,谈学习,论成绩,有说有笑,气氛轻松的,仿佛是两个孩子在帮张姐做事。直到她们仨一块把蛇皮口袋抬出办公室,张姐才回来“哗啦哗啦”地洗手,然后,愉快地回家,
  办公室也不是什么时候都会有废纸的。有一次月休,张姐借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回了一趟乡下老家,再回来时,拉回整整两袋子废书本。张姐说,那都是她读书的年代小心留存下的,原来舍不得扔,现在既没出了名也没成了大家,留着也没用了。张姐一边调侃,一边把两袋子废书本搬到办公室。其实,张姐做这一切,只为了两个女生来询问有无废纸时,她能甜甜朗朗地应一声:“有。”
  两个女生最后都考上了大学。考上大学之后,两个孩子没有给张姐打过一个电话,也没有给她写过一封信。但张姐会时常提起她们俩,张姐说:“她们是两个懂事的孩子,知道心疼父母,我喜欢她们。”
  人们都说张姐有一颗柔软的心,其实,这颗柔软的心里包藏的全部东西,也不过两样:善良与悲悯。


上一篇:果园的儿童故事6篇
下一篇:柳树的故事大全18篇

小故事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